- 我的门票
- 我的展会
- 我的行业
- 网站地图
- 登录/注册
装了又拆的安全阀
近日,笔者在一家精细化工企业开展安全检查时发现,该企业在其3#反应釜上先是装安全阀,后又拆安全阀,进行了两次“应付性”隐患整改。
专家组2022年11月在这家企业安全检查时提出了一项问题:“未经设计在3#反应釜上设置安全阀,且使用开式安全阀。”本次复查这项问题时,笔者发现企业的整改措施是:一拆了之!
“拆除安全阀后,反应釜不会有憋压爆炸的风险吗?”笔者问。
企业回答得很干脆:“是专家提出的。”
笔者哭笑不得,又问:“你们拆除安全阀履行了变更手续吗?对拆除安全阀后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吗?”
企业主要负责人与陪检人员异口同声地答道:“这是按照专家意见拆的呀!”
无奈之下,笔者进一步与企业交流才得知,企业之前在3#反应釜增设安全阀,是有专家在安全检查时基于反应釜可能发生憋压的风险,提出了增设安全阀的建议。但企业既未与设计部门沟通,也未履行任何变更手续,更未对安全阀的选型进行论证,便随意安装了一个开式安全阀,完全没有考虑到开式安全阀不适用于对大气产生污染的高温气体的容器。而在去年11月的一次检查中,专家对此安全阀的安装和选型提出问题时,企业又没能理解问题的本质,随意将这个安全阀又给拆了。
企业此前随意安装了开式安全阀。
企业之后又随意拆除了安全阀。
那么这个反应釜是否需要设置安全阀呢?该企业是高纯溶剂生产企业,3#反应釜主要用于乙腈溶剂除杂质蒸馏提纯,反应釜后连接精馏塔、冷凝器,蒸馏条件为常压、乙腈沸点温度下进行,热媒为导热油。设计时,反应釜上未设置安全阀,而是通过釜后的蒸馏塔、冷凝器后再放空。但蒸馏塔前管线上设置一道阀门,冷凝器后也设置有阀门,蒸馏塔内填装密实的填料,存在蒸馏操作时误关阀门憋压的风险,也存在塔内填料密实致泄压不畅的风险。经分析评估,由于是在常压沸点下蒸馏,当在沸点下达到饱和蒸气压,或因反应釜外夹套热媒(导热油)过热时,如阀门关闭或因填料气阻致压力排放不畅,有憋压爆炸的风险。
这家企业“安全阀”的隐患如何整改?笔者认为,这是典型的工艺与安全设施的变更,建议企业在改造前至少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组织评估反应釜是否存在憋压的风险,尤其是温度超溶剂沸点的情况下。二是与设计院进行沟通,开展泄压能力核算,选择合适的泄压方式,采用安全阀还是爆破片,又或是泄压调节阀。三是绘制P&ID图,编制泄压改造方案与施工图。如果是选用安全阀,要考虑安全阀的选型,确定整定压力、泄压安全排放点等,还要考虑反应釜上是否有未用的备用孔可以使用。当然,一项变更还有很多步骤要开展,在此就不一一讲述了。
最后还要强调一下,企业应对隐患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层次分析,找出为什么最初设计时未考虑设置安全阀的原因。是设计理念有问题?还是设计出现了漏项?又或是审图时不认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修订相关制度,防止同类隐患再次发生;隐患整改时,还要举一反三,将其他几个同类的反应釜一并整改。(作者系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专家)
参考资料:
泵阀行业资讯
2025-08-30 15:14:5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