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门票
- 我的展会
- 我的行业
- 网站地图
- 登录/注册
资讯 | “文献学的未来”专题研讨会暨《文献》编委扩大会在国家图书馆召开
关注
<head></head>
2022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优化我国古籍相关学科专业布局”。在现有学科专业目录中,与“古籍相关学科”契合度最高的莫过于“文献学”。而作为“文献学”专业期刊的《文献》杂志,也将在今年11月13日迎来第200期的出版。此次会议正是希望在这样的历史机遇下和时间节点上,与刊物顾问、编委和其他文献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文献》今后的发展方向,共同推动古籍相关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文献》常务副主编张燕婴代表编辑部,从办刊方向、方法举措、质量控制、作者队伍、存在问题、理想愿景等方面汇报了《文献》过去数年的发展情况,并对顾问、编委、专家学者一直以来的支持与帮助致以诚挚的谢意。
下午的会议,《文献》编委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林世田研究馆员、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张廷银教授,专家学者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虞万里教授、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邹振环教授、南京大学文学院张伯伟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廖可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孟宪实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刘玉才教授、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陈爽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张升教授、清华大学中文系周绚隆教授、南京大学文学院徐雁平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史睿副研究馆员、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郭立暄研究馆员、浙江大学文学院院长冯国栋教授分别就文献整理与研究作了专题报告。在外地出差的《文献》编委、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总编辑殷梦霞也发来了书面发言。
专家学者们指出,近年来国家对文化传承与古籍工作的重视程度迈上新的台阶。建议《文献》杂志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高站位,对文献学在新时代的发展与变化做归纳与总结。一如既往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选题持续对标国家重大文化政策或事业,努力反映重大文献发现或学术前沿,继续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文献收藏、出版单位提供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共同推进文献整理研究事业与古籍相关学科建设的发展。在数字化、智慧化进程中把握好新的发展机遇,让传统古籍文献事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专家学者并就“文献学”设立一级学科的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张志清作了总结发言,并再次向刊物顾问、编委和专家学者表达真诚的感谢。
■ 文章来源:国家古籍保护中心
编辑 邓旭欣
监制 高爽
9月22日,由《文献》编辑部主办、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协办的“‘文献学的未来’专题研讨会暨《文献》编委扩大会”在国家图书馆隆重召开。
国家图书馆原馆长、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院院长、《文献》顾问詹福瑞教授,《文献》海内外编委以及其他曾担任过《文献》历年专栏主持人的专家学者,近40位出席会议。会议由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文献》主编张志清主持。
大会合影
张志清主编
张燕婴常务副主编
上午的会议,《文献》学术顾问詹福瑞教授,编委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尚君教授、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部吴格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周少川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聂鸿音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左东岭教授、浙江大学古籍所张涌泉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跃进研究员、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文学部高桥智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荣新江教授、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程章灿教授,与会专家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黄天树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典文献研究室主任刘宁研究员分别为《文献》杂志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詹福瑞教授
陈尚君教授
吴格教授
周少川教授
聂鸿音研究员
左东岭教授
张涌泉教授
刘跃进研究员
高桥智教授
荣新江教授
程章灿教授
黄天树教授
刘宁研究员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精彩照片
林世田研究馆员
张廷银教授
虞万里教授
邹振环教授
张伯伟教授
廖可斌教授
孟宪实教授
刘玉才教授
陈爽研究员
张升教授
周绚隆教授
徐雁平教授
史睿副研究馆员
郭立暄研究馆员
冯国栋教授
殷梦霞总编辑书面发言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精彩照片
《文献》编辑部目前设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该办公室主任王红蕾研究馆员充分肯定了刊物近年来的发展,并表示将继续对编辑部工作给予各方面的支持。
王红蕾主任
审核 弘文
参考资料:
声明:文章部分图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来源:聚展网
点赞
书行业展会
书行业资讯
2025-08-29 15:30:2059
梦幻IP降落CCBF会迸发怎样的奇妙火花?2025年11月14-16日,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CCBF)将在 上海世博展览馆重磅启幕,全新 【IP 专区】首次打破国界限制,集结 15+海内外优质原创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