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门票
- 我的展会
- 我的行业
- 网站地图
- 登录/注册
行业资讯 | 中国协作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协作机器人是从工业机器人领域中发展出的新分支,其特点是能够与人类在共同工作空间中进行近距离互动。相比传统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具备高安全性、高负载自重比、易编程、可快速部署等特色,其创新应用模式不断涌现,应用场景日益多元化,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协作机器人
行业发展现状
-
按结构形式:单臂协作机器人、双臂协作机器人等 -
按关节轴数:7轴协作机器人、6轴协作机器人、<6轴协作机器人等 -
按负载能力:重载协作机器人、轻载协作机器人、桌面型协作机器人等
协作机器人
行业发展前景
协作机器人行业属于高端装备制造业,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从制造业大国发展成为制造业强国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政府持续加大力度支持机器人行业的发展,陆续出台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利好政策,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包括智能焊接机器人、半导体(洁净)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在内的通用智能制造装备,大力发展协作机器人等新型智能制造装备;目标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国家政策的出台和落地为机器人行业稳健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预计将促进协作机器人行业发展。
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出生率走低,国内适龄劳动力减少、制造业招工困难、用工成本递增,这些因素加剧了机器换人的迫切性,协作机器人产品可助力企业实现降本增效。从终端客户使用成本来看,2021年协作机器人单位时间成本仅约6.59元/小时,而人工成本升至37.88元/小时,已接近协作机器人的6倍。随着协作机器人生产制造成本的降低以及未来劳动力老龄化导致的人工成本上涨,二者单位成本差将会持续扩大,协作机器人的成本优势愈发凸显。
工业场景智能化转型需求迫切,高技术壁垒、高投资回报、高客户价值等产业特点为机器人带来结构性机会,工业场景的深耕及规模化复制、柔性创新解决方案持续衍生能够为协作机器人带来庞大的市场需求。同时,协作机器人的技术特点造就了其出色的可拓展性,使其具备了覆盖众多非工业场景需求的可能性,随着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持续赋能,可推动协作机器人产品向商业、医疗、教育等新兴细分场景渗透,持续延伸协作机器人行业价值链,从工业级到消费级有望释放规模化潜在市场空间。
本文内容转载自:中商情报网
*图为2023慕尼黑上海电子生产设备展现场
*点击查看大图
展位有限,抢先预定展位!
参考资料:
Productronica
举办地区:德国
开闭馆时间:09:00-18:00
举办地址:Messegelände, 81823 München
展览面积:77000㎡
观众数量:42000
举办周期:2年1届
主办单位:Productronica组委会
电子行业资讯
中国电子展组委会深度参与天津电子智能制造高可靠性应用技术研讨会,共探产业创新与可靠升级新路径
2025-08-27 20:50:4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