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慧渔业

为您推荐智慧渔业相关展会

上海国际渔业展-上海渔博会
World Seafood Shanghai
120000㎡
观众人数:10.8w
hot
4.7w人浏览

为您推荐智慧渔业相关资讯

告别传统,迈向智慧渔业!福建推动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
腾氏水产商务网报道: “过去天天风吹日晒,还常因台风、赤潮担惊受怕。”养鱼几十年,59岁的颜家强没想到,快到退休年龄了还能体验一把“高科技”,“现在每天动动手指就能操作设备。” 去年9月,全国首台半潜式渔旅融合深海养殖装备“闽投1号”在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定海湾下水。原来在近海养鱼的颜家强,受聘成为“闽投1号”工人,工作环境迎来改变。“过去渔民最怕渔网上长东西,海藻能把网目堵住,海蛎会把渔网磨破。”颜家强说,有了“闽投1号”,养殖网箱可以自动清洁,还能抗御超强台风。 “平台主体长92米、宽36米、高27米,甲板可活动面积达3000平方米。”“闽投1号”运营总负责人许航介绍,平台水下养殖水体达6.2万立方米,每年可出产优质大黄鱼600吨,年产值达1亿元左右。 告别传统渔业,迈向智慧渔业。在“闽投1号”智慧渔业系统显示屏上,记者能清晰看到大黄鱼活动的景象。水下安装有声呐、视频监控、海流监测和传输设备,便于工作人员及时调整养殖方案。“在深海养殖的大黄鱼,活动水域比传统养殖宽广,体形、肉质更接近野生大黄鱼,市场价格更高。”颜家强说。 渔旅融合也是“闽投1号”的发展方向。基于宽阔的甲板空间和稳定的主体结构,“闽投1号”建有海景客房、海上餐厅、智能会议室等功能舱室,并配备海水淡化、污水处理设备,实现养殖平台的多功能及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福建是海洋与渔业大省,去年海洋生产总值近1.2万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5;水产品人均占有量、出口额均为全国第一。 “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近年来,福建不断壮大海洋新兴产业,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截至2022年底,全省累计投建深远海养殖平台17台套,深远海养殖迈出坚实步伐。 养殖大黄鱼,宁德市蕉城区三都澳渔民宋向国曾走过弯路,“以前光想着扩大养殖面积,环保意识不强,导致养殖区所在水域水质变差,养鱼成活率也跟着下降。” 生态环保倒逼产业升级。2018年,宁德市大规模开展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在全省率先对传统的木质渔排进行升级改造,共清退和升级改造渔排142.7万座。同时,制定海水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科学划分禁养区、养殖区和限养区,摒弃原来的粗放发展模式,推动绿色健康养殖。 海风徐来,碧波荡漾。从空中俯瞰,84口新型塑胶深水网箱紧密相连,宛若一块块“蓝色良田”。宋向国说:“我所在的公司,大黄鱼年产量由原来的7500吨提高到了8500吨。” 渔业增产,水产良种是关键。在连江县,官坞海洋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哲龙告诉记者,公司培育有“闽优1号”等8个海带良种,品质更优、抗病害能力更强,“增产2倍多,亩产值增加1万多元。”连江县还建立起鲍鱼种质资源库,目前已拥有绿鲍、红鲍、黄鲍、皱纹盘鲍等多个原种,其中自主培育的“福鲍一号”今年投苗量可达6亿粒,同比增长超2倍。 “要有好收成,得有好种源。”林哲龙深有感触。近些年,福建实施大黄鱼、鲍鱼、海参等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建成大黄鱼、海带、花蛤、鲍鱼等苗种产业化生产基地,形成一批种业龙头企业及品牌,主要养殖品种良种覆盖率达70%以上。 “我们要持续推进海洋科技创新、水产种业工程、智慧海洋建设等重点工作。”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罗志涛表示,福建将进一步完善海洋与渔业产业链条,持续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全力推动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 精彩回顾 7月第二轮水产料涨价!微跌后暴涨1000元/吨!涉及鳗鱼、鲈鱼、甲鱼、泥鳅等品种 跌破成本线!黑鮰最高跌1.1元/斤,红鮰跌1.3元/斤,何时能够止跌反涨? 华扬动保联合播报 涨了!小青涨至10元/斤,多地小龙虾价格回涨,后续行情或将持续升高 澳华联合播报 “15年只代理一个品牌”、“好产品+好服务才是立店之本”……渔东伽为何能得到经销商热捧? 扛起渔业振兴大旗!诚一集团华辰农业智慧渔业项目正式投产! 转载声明 本文来源:人民日报,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期编辑:tengshishuichan88(新闻爆料、转载授权请加微信) 评论留言,直抒己见,为水产品,点亮“在看”↓↓↓
智慧渔业推动海洋牧场发展!这场会议,讨论了这些……
8月1日,由湛江市科学技术局及湛江市农业农村局共同举办的湛江市海洋牧场产学研合作优秀案例发布暨专家访谈会成功举办,以“智耕碧海,赢‘湛’未来”为主题,聚焦海洋牧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湛江市海洋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科研团队开展深度合作。 湛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吴国雄表示期待湛江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同心聚力、加强合作,用好用足产学研成果,持续发挥湛江丰富的资源和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牧场、智慧渔业,助力湛江打造全国现代化海洋牧场先行示范市,推动湛江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 活动发布6大优秀案例 湛江地处南海之滨,是珠江三角洲与海南岛之间的门户,也是粤西地区通向南海及东南亚乃至全球的重要枢纽城市。 6大优秀案例发布。 近年来,湛江不负众望,正稳步迈向全球水产产业高地,在水产产业方面取得喜人成绩。活动现场发布6大海洋牧场产学研结合优秀案例,展示出湛江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措施和成果。 自升式桁架类网箱可降至海下8米,抵御16级台风。林日清 摄 吴川碳中和水产养殖产业园带来了绿色养殖对虾产业的案例介绍。经过专家团队的研究,产业园将益生菌投入到对虾养殖中,不但优化了以往水产养殖的尾水排放问题,有效修复渔业生态环境,而且改善了对虾嘌呤高的问题;同时构建起吴阳5G智慧脆虾云平台业务架构,降低农户养殖对虾难度,便于推广普及,农户也方便上手,带动农户增产增收。 对虾。 昆虫蛋白增强鱼类抗病的应用研究以及金鲳鱼预制加工研发与产业化两个案例不断突破技术难关,并在农户中应用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体现高校与企业的双向奔赴。 金鲳鱼。 这些优秀案例 不仅展示出湛江“海洋牧场”建设中 产学研结合的最新成果 还融合文化、旅游、制造、互联网等产业 实现一、二、三产业的协同融合 拉动地区经济发展 推动经济转型提升 “最强大脑”碰撞出锦囊妙计 活动还聚焦“海洋牧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开展专家访谈会。访谈会上,专家学者们就“下一步海洋牧场如何更好建设,走出一条广东特色发展之路”这一问题展开了会谈。 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谭北平表示:现阶段建议重点围绕顶层规划设计、全产业链布局、培育行业龙头企业、持续开展技术创新等方面开展工作,推进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有效融合,确保我省现代化海洋牧场落地生效。 广东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罗辉提出:发展海洋牧场,要走出湛江特色,并以生物医药产业举例,谈论水产如何和生物医药产业融合发展。他认为,可以提高海产品附加值,打造绿色产业链,譬如“点贝成金”的牡蛎壳,如今已经与协和医学院的团队在这方面有密切接触。 华南农业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院长黄琼认为:发展海洋牧场,离不开智慧渔业。通过传感器对养殖环境进行实时监测,感知海洋生态环境质量和生物资源数据,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高效存储和计算,结合相应的人工智能算法,分析信息,开展养殖设施的及时调控。 湛江湾实验室副主任洪鹏志表示:海洋牧场的建设要点主要在统筹谋划、确定选址、发展装备、种业创新、大力发展智慧渔业、精深加工、培育主体等方面。 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丹认为:湛江在建设海洋牧场中,种业、种苗要高起点谋划,种业先行。 广东海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定认为:种苗是海洋牧场的重中之重。未来将会取代陆地较多的养殖,让陆地土地开发更有价值地利用,养殖装备是发展深远海的主要方向,加强产学研合作则是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 专题报告共商智慧渔业发展大计 当天下午,湛江湾实验室智慧渔业中心副主任杨仁友和黄琼分别作湛江市智慧渔业发展专题报告,探讨智慧渔业的发展路径。 吴国雄副市长在杨仁友作完专题报告后,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台风天怎么解决网箱投喂?” 杨仁友对此作出详细解答:“一种是无人船投喂,第二种是网箱圆形扶手内部预先存储饲料。需要投料时,远程遥控(安装在网箱上)高压气吹除饲料到网箱内。平常可用保障船定时给网箱供应饲料存储和高压气充气。” 专题报告后,活动现场开启热烈讨论,湛江市科技局、市气象台、市文广旅体局、市投促局等部门向主题报告专家提问,一来一回的问答将会场气氛推至高潮。 湛江有越来越多的智慧渔业将反哺到现实中 日前 湛江湾实验室渔业大数据中心启用 将实现养殖实时信息呈现、预警处置 流程监控、业务监管等功能 为渔业养殖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提升渔业智慧养殖产业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为湛江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转载声明 来源:湛江发布,转载请注明 编辑:杨天智 热点回顾 紧急!禁止抽地下水!江苏射阳重拳整治小棚虾,近2万张小棚或将关停! 危急!河北多地被淹,水深5米,停水停电!下一个台风又快来了…… 病鱼怎么投药更精准?这些经验,可以借鉴 ▏陈昌福专栏 8月1日开始实施!首个牛蛙全产业链标准规范来了 最高涨1000元/吨!又有一波饲料企业宣布涨价 要用更大视野谋划和解决问题!广东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大咖这样说 活 动 信 息 水产人为“大国渔业”加油! “点赞”+“在看”↓↓↓
  • 电话
    展位咨询:0571-88683357
    观众咨询:0571-88611413
  • 客服
  • 我的
  • 门票
  • 展位 合作